1月17日,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对CPI连续第三个月出现负增长的提问进行了回应。他表示,看总体数据,更要看里面的结构性数据,这几个月CPI同比下降主要是结构性的和阶段性的。
康义表示,从结构性方面看,最近价格下降,主要因素是食品和能源价格回落。若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影响,核心CPI保持稳定,这表明这种价格的下降并不是普遍的、全面性的,而是局部的、结构性的。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下降,也不完全是一个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,从2022年、2023年这两年来看,主要是受到了一些非经济、非常规性因素的影响。能源价格主要是受到俄乌战争影响,2022年能源大幅上涨,2023年有所回落,一正一反,同比向下拉动比较大。2022年12月份主要受疫情影响,物流不畅,各种食品价格都在上涨,恢复常态化运行以后,供给充足,食品价格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自然回落。
康义表示,CPI的下降是阶段性的,特别是我国经济回升向好,居民收入平稳增长,国内总需求也要扩大,商品和服务价格回升有基础、有条件。近期春节假期临近,食品消费需求也在增加,大家外出就餐、走亲访友、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更加活跃,这些都会助推CPI季节性回升。另外,除了供求之外,价格还受预期的影响。从近期情况看,不论是企业还是居民的预期信心都有边际恢复。
康义特别指出,价格低位运行,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。有效需求不足是我们国家经历了三年疫情冲击以后,经济逐步走向正常状态中的阶段性现象,短期内需求不足会导致价格下行。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,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会得到逐步缓解,居民消费价格有望随之企稳回升。预计2024年价格会温和上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