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8日,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、发展态势持续向好”有关情况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发布会上介绍,9月26日,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,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,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。9月29日,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,专题研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具体落实工作。
郑栅洁表示,从当前中国经济的宏观全局看,可以用“稳”和“进”两个关键词来简要概括。“稳”主要体现在经济大盘上。“进”主要体现在结构优化上。但在看到经济发展的成效、成绩、亮点的同时,也要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。
“综合分析,从发展态势看,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市场潜力大、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,随着各项存量政策效应继续释放特别是增量政策出台实施,近期市场预期明显改善。”郑栅洁强调,对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,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充满信心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表示,在政府投资方面,今年近6万亿元的政府投资绝大部分已经落实到具体项目,目前正在加快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。下一步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,统筹扩大有效投资的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,促进投资平稳有序增长,包括抓紧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“两重”建设项目的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、加大“十四五”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的推进力度、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等五个方面。
充分调动民间投资
刘苏社在发布会上介绍,今年以来,有关部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围绕扩大有效投资,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,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。
在政府投资方面,今年近6万亿元的政府投资绝大部分已经落实到具体项目,目前正在加快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,今年7000亿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下达,目前项目开工率是58%;1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里用于“两重”建设的7000亿元也全部下达到项目,项目开工率50%;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3.12万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,目前到9月底统计已经发行2.83万亿元,发行率90%,项目开工率85%。
民间投资方面,今年以来,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向民间资本推介1635个重大项目,其中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441个、总投资3448亿元。民间资本参与核电、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取得了新的进展。国家发展改革委还组织筛选形成第一批189个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,帮助协调解决资金要素保障等重大问题。同时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,聚焦使用者付费、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、优先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等政策导向,向社会公布了一批示范项目,涉及总投资1410亿元。
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,下一步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,统筹扩大有效投资的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,促进投资平稳有序增长。
一是抓紧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“两重”建设项目的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。国家发展改革委拟在本月底按程序提前下达1000亿元“两重”建设项目清单和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。所涉及的项目已经过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筛选,符合投向、前期工作成熟、具备下达条件,可以尽快在年内形成实物工作量。
二是加大“十四五”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的推进力度。102项重大工程涉及的5100个具体项目,92%的项目目前已经开工建设或者已经建成。下一步,将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,压实各方责任,强化资金支持和要素资源保障,推动尚未开工的409个项目尽快开工建设,确保到明年底“十四五”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。
三是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。一方面,督促有关地方到10月底完成今年剩余约2900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的发行工作,同时加快已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,推动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。另一方面,针对目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、使用、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,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正在按照部署抓紧研究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,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、规模和比例,研究开展项目审核自主权试点,实施续建项目“绿色通道”等,尽快出台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的新举措。
四是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管理。主要通过在线监测、实地督导、现场核查等方式加强项目的调度,督促指导地方、部门组织实施好各类政府投资项目,加快推进项目建设。同时,大力度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,抓紧研究制定出台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决策机制、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的政策措施。
五是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。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,重点是持续做好优质项目的推介,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铁路、能源、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,加快筛选形成新一批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。同时,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机制,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,深化投贷联动试点合作。
创造新就业增长点
伴随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,从传统房地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出的劳动力,国家将如何创造就业机会,如何实现充分就业?
对此,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,今年以来,各项稳增长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,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平稳。
今年前8个月,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.2%,同比下降0.1个百分点。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低的行业向劳动生产率高的行业流动,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。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同时,还会催生许多新职业和新就业岗位。比如,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无人机操控员这样的新岗位。据有关部门测算,现在我国这个岗位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。再比如,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,现在中国的总体就业人员不足10万人。有关部门预测,到2025年,新能源汽车维修和研发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103万人。
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做好就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明确部署。扩大就业关键还是要发展,尤其是高质量发展。下一步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,引导树立正确就业观念,坚持依靠发展促就业。
一是扩大有效需求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。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领带动作用,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。加快落实“两重”“两新”等重大举措,对吸纳就业效果好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。举例来说,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工代赈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109亿元,带动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就近就地就业达到29万人,人均创收达到1万元,“两重”“两新”提供了庞大的就业市场。
二是增强新兴产业就业创造效应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、节能环保、生物技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创造更多知识技能型岗位。
三是拓宽生活服务性行业就业空间。创新发展服务消费,加快培育消费新场景,大力发展银发经济,中国现在老龄化程度逐年递增,一定要充分释放出养老、家政、托育、物流等社会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。以家政行业为例,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约3000万人,而实际上市场需求高达5000万人,尤其是高质量、高水平的家政服务人员极度短缺。
四是发挥职业教育、技能培训对就业的促进作用。统筹多渠道资源加大对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,指导地方建好用好公共实训基地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平台载体,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,为广大劳动者开展订单式、定向式及项目制培训,使其能够以一技之长打通就业增收之路。